【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有機農業風靡全球,有機農產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市面上很多標榜無毒、天然的有機產品,但光憑外表無法分辨,消費者容易受騙。農委會公告的有機認證與管理辦法是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指標,除了認明農委會與民間機構的認證標章,專家建議,消費者也可以到實體或線上的農夫市集,不僅可以買到新鮮食材,也可以直接支持農友。
什麼是有機農業?根據農委會的定義:「有機農業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2007年1月,農委會開始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將有機農業及其產品納入政府的法律規範之中。
偽有機業者恐重罰
目前農委會規定的有機農產品項目包含,農糧品、畜產品、水產品以及其加工品,以有機名義販賣農產品、農產加工品的業者需向農委會申請審查。進口有機農產品則須經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國家,或國際有機認證機構驗證,才能以有機的名義販售。若未經驗證就擅自將農產品標示以「有機」的業者,可處6萬到30萬元罰鍰。
另外,農產品經營業者若未經驗證合格,就擅自使用有機農產品標章,或經禁止後還繼續使用,則可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如果業者拒絕或妨礙主管機關派員抽查,可處10萬元到50萬元的罰鍰。經調查證實農產品、農產加工品標示不合法的業者,主管機關得公布其名稱、地址、品名與違規情節,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黃璋如建議,民眾購買有機農產品前,要先認明兩個驗證標章,一個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紅色「CAS有機農產品標章」一個是「各驗證機構的標章」。她表示,早期政府還未以法律管理有機農業時,民間單位已自行創設驗證標章,如今有些民眾對特定的驗證機構已相當信任,所以採國家與民間雙標章倂行使用。
農夫市集買好貨
但因為有機認證每次要依數量收取500至2000元不等的費用,且須在合法用地進行檢測,若是在山坡地、水源區等地開墾的農民則無法申請。另外,若耕地鄰近周遭有使用農藥的農地,也容易受影響,讓許多農友不願意申請。
梧桐基環境整合金會執行長,也是經農委會認可的綠色採買達人朱慧芳表示,很多農友施行有機施作或是自然農法已有多年經驗,對自己的耕作方式與產品有一定的信心。朱慧芳說,「基本上還是看消費者的心態,若只是想吃到完全無毒、無農藥的產品不妨尋求有機認證;但若是想支持農友的栽種理念與生態永續,則可選擇認識農友,甚至直接打電話訂購。」
朱慧芳認為,想要吃到健康食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認識生產者,如此一來不但能吃到最新鮮的食材,確保食材的生產環境是健康、無毒,也能間接支持農友。透過廣為風行的「農夫市集」,消費者能直接支持生產者,也可以到產地參觀,了解栽種方式會更有保障。
黃璋如也說,線上的有機農夫市集可以讓民眾查詢產品來源、農藥殘留檢查結果,或是訂購有機產品,農友們還可以把銷售訊息貼到網站上,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圖說: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高,卻因不實標示讓很多消費者受騙。(Photo by George M. Groutas on Flickr-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