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屆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結果,中華民國代表團成績斐然。代表團指導教授認為,比賽成績可看出國際間正在加強地科教育,有助提升關懷環境的成效。
在南印度舉行的這項競賽19日下午頒獎,4名參賽台灣學生勇奪3金1銀,總成績在27個參賽國當中,與南韓並列第1。
勇奪金牌的學生吳俊儒和黃品鈞告訴中央社記者,競賽項目中的「天文實做」和「地質實做」分別讓他們感覺困難,還好最後不辱使命,為中華民國代表團奪牌稱冠。
兩人與獲銀牌的謝品寬都很珍惜能夠與世界各國同樣對地科有興趣的學生交流切磋,了解彼此想法並結成好友。
另1名金牌選手、競賽成績全球第4的張禎晏告訴中央社記者,「地質實做」題目每1個選項都似是而非,讓他的比賽結果「傷得滿重的」,也成為競賽過程中較吃虧的部分。
倒是「天文實做」雖為新題型,所幸他平常對天文學有興趣,答題得心應手,扳回一城。而跟其他國家學生交流的過程,則讓他體認英文的重要性,回台後要特別加強這方面能力。
他們都認為,獲選國手之後長達約兩個月的訓練營,獲天文、氣象、海洋、地科等相關領域教授分別授課,讓基礎知識及觀察與推理能力「突飛猛進」,對於參賽幫助極大。
本屆競賽中華民國代表團團長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劉德慶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主辦國印度改變題型為多選題,「甚至1題裡有12個選項,正確答案多到7個,學生不敢真的選7個,因此吃虧很多」。
他又提到,連主辦單位公布的正確答案也存在許多爭議,「所以參賽國指導教授們針對『地質實做』競賽的討論甚至進行到半夜才定案」。
台灣是歷屆地科奧賽常勝軍,代表團副團長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林沛練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凸顯台灣地科教育的成功,「從國小、國中的『自然生活與科技』,到高中的地球科學科目,連貫的教育較其他國家紮實」。
不過他表示,中華民國雖連獲7屆冠軍,但其他國家正急起直追。其中,南韓有4屆與台灣並列第1,凸顯他們的企圖心。另外,本屆90名參賽學生中,第1名來自泰國,令人意外;日本今年雖僅獲1金,但排名世界第3。
林沛練認為,地科奧賽參賽國每年增加,顯示國際對地科教育的重視正在提升。面臨氣候變遷、災害頻繁等挑戰,加強地科教育有助達成關懷環境的成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