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bylina (babylina)
看板movie
標題[心得] 浪人47電影與同名小說之劇情差異(全雷)
時間Mon Dec 30 00:37:49 2013
前言: 剛看完的第一反應是,電影板應該會負雷滿天飛了Orz 也不是想護航電影(因為真的拍壞了......),只是還是希望對電影失望,或感到不 知所云的板友,能去翻翻這部的同名小說,精采度差非常之多!
正文開始: 作為一位嗜讀歐美奇幻文學,又酷愛日本歷史與妖怪文化的讀者,我曾熱切希冀過 能出現一本以厚重典雅的西式筆法,來描寫日式奇幻的作品。夢枕貘雖然好,但個人總 覺得他的文風太過幽玄而點到為止,雖符合平安時代的感覺,總讓人有些意猶未盡。京 極夏彥的作品雖以諸多妖怪為名,實則卻在解構它們,而非想像其存在。 直到在書店偶然翻閱了浪人47的電影同名小說,才終於找到了我想像中的作品。 本故事係改編自日本真實歷史:元禄赤穂事件,但更多人聽過大概的是「忠臣蔵」 這個別稱,所以劇中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由基諾李維扮演的魁(海) 這位混血主角以及各類奇異妖怪,則皆不在此限。 因為受限歷史之壁的關係,故事的開頭與結局皆早已被框架住,不太可能有什麼奇 詭的超展開,就真的只是一群落魄武士們因不滿幕府將軍的裁決有欠公允,私自前往敵 營,討伐仇家成功的王道復仇故事。 雖說真實事件背後的導火線倒也沒這麼單純就是了,只是這篇主要以改編後的故事 為主,對歷史有興趣者請自行GOOGLE XD 以下將依劇情推進,以自問自答方式,用小說的劇情將電影上的漏洞給補完,故理 所當然是
完全整個雷光光了。 1.為什麼明明日本人卻都說英文? ㄜ,因為這是好萊屋拍的電影啊......不然呢( ̄□ ̄|||)a 想聽日文版就只能期待日本上檔後,經過重新配音的在地版本了。 不過小說不知道是譯者有注意到,還是原作者就有更動過,裡面有特別將許多很突 兀的名詞,例如女巫、惡魔等給置換成白狐、妖怪等日式用語,同時還偶會提到諸如源 氏物語、五輪書以及自編和歌等,讓整體故事充滿了和風味道,雖說那些也不是多冷僻 的知識,但看得出原作者是有刻意下過功夫搜集資料的。
2.那個美味先生是怎麼回事? 這也是非戰之罪,因為三百多年前就真的有個
大石(おおいし)一族的人帶著小弟去 把另一個吉良氏的人給砍了,才有今天的浪人47故事。 又好巧不巧,他的氏姓多念幾次,聽起來還真有幾分像
美味しい(おいしい),雖然看 標音就知道,其實兩個發音差很多啦......一個要短促收音,另一個要拉長尾音,高低重 音部份更是不同,但對沒學過日文的應該第一反應都是......根本差不多吧Orz 所以這部份絕對沒有雙關或喻意什麼的......
3.為啥要刻意找個洋人來當打手? 若只看電影,感覺真正的主角比較像大石內藏助,而魁就只是個莫名把公主給把走 的江戶版尼歐,除了又飛又打,實在感覺不出他來幹嘛,甚至連名字都沒解釋怎麼來的。 但其實,魁才是整部小說的核心人物,至於為主復仇,不過是用來鋪陳他成長的一 個契機、背景,甚至說單純引導故事的工具也不為過。 在故事的最開端,尚為無名男孩的他,為了證明「自己是人類而非妖物」,決心從 自小撫養他長大,還灌輸他其早已被人類拋棄的天狗一族逃脫。他從樹海的最深處筆直 前行,只因為堅信樹海之外必有著真正的海濱,且那兒居住著許多會熱情迎接他的同族 ,殊不知自己正是從那被拋棄進來的,未來也永不可能會真心接納他回歸。 幸好,他遇上了赤穗的人們。 魁,其日文發音同海,故小說取其義而譯作海(但電影有把漢字寫出來,為尊重電 影畫面,故以下還是寫作魁),這其實是領主之女美嘉幫他取的名字,因為他對幼時的 印象只剩下樹之海,其餘皆不願多說(說了也沒人相信)。 另一方面,這個名字其實也暗示了其來自大海彼方──小說中赤穗的武士們初次見 到他時,就覺得其可能是混著英國血統的雜種,不必等到天狗講白。對江戶時代的多數 日本人而言,由於德川幕府嚴格施行海禁政策的關係,海洋外的國度幾乎是完全不可想 像的地方,說不定相傳居有妖物的禁忌深山可能還更親近些。而魁既跨及兩方,甚至還 是個不日不英的半血者,對夾處中間日本人而言,其當然是異上加妖的不祥存在了。 但無論這名字多麼具有羞辱性─雖然美嘉自己應該沒發現到這點─至少他總算有了 人類的名字,故也可以說,美嘉(和救了魁性命的淺野領主)是首二位承認了他是人,而 非低賤之物的人物。作為回報,魁對這兩位恩人,亦同樣恪守無與倫比的一輩子忠誠。 整部浪人47,其實就是魁一次次地試圖證明自己同生為人的故事。
4.開頭那場狩獵是在獵什麼鬼東西? 電影沒有明說,不過看造型應該大略猜得出來,那隻是(被感染後的)麒麟,應該沒 有人猜是白澤吧 XD 就小說的世界觀設定,這世間存在著氣。氣是流動在萬物間的基本能量,只有極少 數的超常存在可以感知甚至操縱──當然,咱主角魁不論是因被天狗養大,或單純主角 威能的關係,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只是強度受限於人類體質較妖物為弱。 又,麒麟則代表著充斥於自然界的氣之平衡。若天道協調,則麒麟隱於深山中不顯 於世;但若氣場被扭曲甚至污染,則麒麟亦將產生變異而瘋狂。而電影也演夠清楚了, 兇手就是那隻白色狐狸。其目的則主要是因麒麟非一般野獸,在將軍即將造訪之際,其 逞凶勢必將逼使淺野領主得親自出馬,而妖狐原本以為光靠這隻野獸,就足以殺死年老 的領主了。 用這段狩獵作為故事開端的用意有三: 1.用來引出主角魁,擁有感受氣流動的能力,才因此能發現麒麟的蹤跡進而殺死牠 ,以及看見躲在一旁的白妖狐。電影一開始雖有說淺野父女看出了魁有著不可思 議的能力,卻沒解釋是什麼,其實指的就是他能感受氣。 2.電影沒有演出來,不過這邊魁一開始其實是建議應該在山坡下設陷阱守株待麟, 但安野卻把陷阱部份給省略掉,未和淺野領主回報這點,才讓大家陷入危機。又 魁即便救了安野一命,但安野仍視之為恥辱,還搶走魁的大功。大石身為首席家 老,也看出了安野兩次都在說謊,卻也完全沒道破。 這段加上後續大石聽到魁報告將軍隊伍中有同一隻狐妖,卻嗤之以鼻的段落,是 用來說明對那些武士而言,階級以及對非人的厭惡,甚至足以蓋過他們本應奉為 圭臬的忠君誠信義理,最終造成了可怕的危機。 3.這一點則純是我個人的腦補。看到一國之大名狩獵遇麒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中 國春秋魯哀公時,西狩獲麟之事。孔子對此嘆約:吾道窮已,《孔子家語》:「 麒之至,為明君也,出其非時,而害吾,是以傷焉。」。 而江戶時代的日本,是個奉朱子儒家為官學的社會,當時的武士們必定都看過這 個典故。書中也將淺野領主設定成仁義愛民的明君,不知作者是否以此麒麟之死 ,來預告他之後亦將同這隻象徵德性之神獸,死於吉良及狐妖的蠱惑之下,赤穗 藩亦將就此終結,如同史記止於武帝獲白麟。
5.殿前比武大會,好遜的主角? 除了淺野父女外,魁第一位收服(?) 的武士就是大石之子:大石主稅。為方便起見 ,以下將父親簡稱大石;兒子簡稱主稅。 或許因為年輕人尚未被階級意識給完全洗腦,主稅從獲准配劍起就心折於魁的武藝 ,也是唯一將這個非人視作應平等對待的亦師亦友角色。大石曾親眼看見主稅用來路不 明的劍法,打敗實力更勝於其的對手。他雖然禁止兒子繼續用這種不合(他內心的)武士 道的招式,內心卻已隱約間接知道魁並非簡單人物,只是一直不願去正視這點。 所以當代表赤穗比武的安野(因為他有宰殺麒麟之功,才獲此榮譽),被妖狐暗算而 無法上場時,主稅才馬上要魁穿起安野的鎧甲偽裝出陣,因為他最清楚整個赤穗沒人打 得贏他的老師。 又雖然電影中,基努李維上場不到20秒就被打趴了。但實際上在小說中,魁和黑武 士整整鬥了兩輪,第一場雙方僅持比武用木劍對打,最後因木劍無法承受雙方力量而斷 裂,依照傳統,將軍本該宣佈雙方平手而終止比賽;卻因為吉良的耳語,他要兩邊改拿 起真劍繼續對決。可黑武士拿的竟然是戰場騎兵用的兩倍長大太刀,相較魁拿的只是普 通的武士刀。但魁最後還是差點就贏了──只是他沒料到黑武士的武器和盔甲都經過妖 法強化,且自己的普通武器會因一計重砍而粉碎,驚愕之下才被黑武士反手擊飛,以致 頭盔掉落。大石也是此際才親眼見到魁的真正實力,所以他日後意圖舉事時,第一件事 就是去找回這個他兒子慧眼獨識的非人。 將軍扭起來看看魁的臉後,見代表赤穗的武士竟然是個金髮雜種,本不屑地要黑武 士砍了他,只是被美嘉公主所阻止。這邊電影也省略一句重要的台詞,電影中淺野老領 主只是單純說:「這都是我的錯。」小說中他對將軍先說的其實是「在赤穗,只有人類 才可以被處以死刑,畜牲無此資格。」才讓將軍丟回給淺野家處置。 這雖是為了拯救魁一命,但被力圖報效的國家的同胞們狠揍,又被恩人否定了人格 ,肉體和心靈上的雙重被背叛之感,才是讓魁痛苦的原因;反過來說,大石卻反倒開始 混亂動搖,質疑這樣對待魁是否合於武家義理,但他終究還是沒有出手拯救魁。 另一方面,這場比武大會並非偶然,從將軍突然宣告要造訪開始,其實都是本作反 派吉良重重陰謀中的一環。在人物性格上,吉良被設定成不喜親自出手,而更好躲在幕 後算計操弄一切,讓敵人自行步上毀滅。就算一計敗了,也馬上有另一計作為替補,未 達目的誓不甘休。 所以就算麒麟被宰殺、使赤穗因無人出陣而在將軍面前丟臉的計畫也失算了,他 還是能夠立即變招而成功消滅了淺野一族。
6.赤穗怎麼切個畫面就投降了? 老領主是因為犯了「對來訪的客人刀刃相向,且此客人還是將軍身邊的重臣。」才 被下令切腹。但依書中法令,大名被判切腹時,本該給予其一段緩衝時間交代後事,結 果他卻隔兩天立即執行,加上眾家臣都知領主是被下咒了,將軍卻視若無睹( 其實他在 小說中已經被吉良的咒術影響了,只是控制力不強 ),才激起想復仇的憤怒。 又電影中還刪去了一段,小說中將軍在淺野死後,是先離開一個月去完成巡視西國 後才又回來要其獻城──還帶了一整支的德川軍團。赤穗武士曾爭執過他們是要順從還 是抵抗,最後大石痛苦地以保護美嘉和赤穗城的老百姓為老領主遺願為由,下令先開城 ,以後再私下向仇人吉野復仇。 所以電影中,才會切個畫面後,將軍突然變騎馬進來城門口了。又其實,赤穗城的 上下本來都以為大石會下令反抗的,尤其魁更以為他們身為武士,更應該為主君報仇, 沒想到結果卻是這樣,小說中描寫魁是見全體武士都下跪後,歷經爭扎,最後才忍住而 放下武器跪下。這是為什麼從出島離開後,魁對大石感到憤怒不齒的原因。
7.吉良幹麻要把大石丟到地牢關上一年? 真正的原因是正史上就是一年後才發生的XD 即此亦為歷史之壁,不過當然還是得 以電影及小說設定為主。 如果可以,他確實也很想一刀把大石宰了。只是吉良並未想到將軍不知是仁心大發 ,或覺得這樣比較公平什麼的,雖下令不准赤穗眾武士對吉良報復,但也僅奪去他們的 官位,而不准吉良傷害他們的性命──不過電影把最後這句給刪了。 不過邪惡的吉良很快就想到方法,他在獲准管理赤穗藩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逾越 法度要眾武士繳械,並驅逐出赤穗藩。原本浪人們雖然沒有主君,仍然是武士階級而享 有佩刀的權利。吉良如此做,除了要奪取他們的有形武器外,更是要剝奪其靈魂,讓其 失去反抗的力量。 而對首席家老大石,吉良雖未剝奪其配刀,卻把他丟進了給罪人用的地牢。目的當 然是要徹底折磨大石的意志,讓他認清自己的無力,最好是就此崩潰了,這樣就可在不 違背將軍的命令下摧毀大石。 一年後,吉良大概是怕大石真的自殺可能不好交代,才把他給放出來,但不忘派部 下監視其是否還有反抗能力。電影這邊也省略了許多細節,即衛兵將大石帶到了一處貧 民窟,並在他過去的領民,以及其兒子主稅面前從背後把他推倒在地。大石在眾目睽睽 下被一個無名小兵羞辱,本該發怒,他卻反而向衛兵磕頭求饒,甚至一個村民看不下去 來對大石吐口水,他也毫無反應。這在將
切舍禦免(無理討)列入法典的江戶時代,是完 全不可想像之事。 即便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在眾人看來,大石不僅已經失去了武士的地位,更失去 了武士該有的尊嚴。他自己也很清楚這點,才會在之後說出:「我們如今都不是武士了 。」這句話,並毅然把配刀交給部下。
8.美嘉的毒藥: 美嘉在小說中有將毒藥收下,但不是給自己吞的,而是曾試圖對吉良下毒,只是太 明顯而被識破。 這段在劇情中的用意,除了表現吉良的扭曲性格外,更重要的是吉良在明知美嘉憎 恨著他的情況,卻還瘋狂地追求她。這點讓親眼看見整個過程的那隻狐妖十分嫉妒, 所以她才開始對美嘉進行各種言語和精神攻擊,甚至逼她自殺。
9.那個刺青骷髏男是誰啊? 這個感覺應該去怪廣告商......因為小說版中,他本來也就是一個普通的荷蘭船長 而已,並沒啥戲份,不知道為啥會登上平面廣告這麼顯眼的位置...... 再者,小說中他至少和大石有差不多兩三頁的談判,結果電影中變成5秒鐘三句話就 交代了。在細節上這其實也是大石做出的一個犧牲:他賣掉了祖傳的古董護手,同時未 否認船長酸他說,想必其和雜種是摯友的諷刺。 不過大石逃跑之前,有記得搶來一把點燃引信的火繩槍宰了他就是XD
10.那死胖子是來亂的丑角嗎? 芭蕉大概是本作被電影版醜化最嚴重的人物...... 在小說中,芭蕉是一位曾入門為僧,不知為何又還俗的禪宗武士。他的戲份雖不算 挺多,卻都居於關鍵地位,是個類似智者的角色。 1.在美嘉幼年陷入母親去世的悲傷時,他帶著小公主爬到城牆上,看向一望無際的 美麗赤穗,並首次說了人死後靈魂將化為萬物,並終將回歸他所愛的土地,撫平 了美嘉的創痛。此後她即養成眺望自己國家的習慣,對外既提醒自己肩負重任; 對內則深信輪迴觀──這即是故事尾聲,那段後日談的伏筆。此外,他也是唯一 不反對美嘉與魁戀情的武士。 2.雖然他和別的同儕一樣喚魁作雜種,但當大石還在糾結於要不要阻止魁被挨揍時 ,芭蕉已直接出手擊暈他,有智慧地拯救了其生命,又保全將軍的面子。且當眾 都忘了這個雜種時,也只有芭蕉前去探視醫治魁,並告訴他老領主切腹之事,要 他就算不為自己,也該為領主和美嘉活下去。 3.天狗妖刀部分,僅先聲明,
砍不斷樹枝和說劍壞掉了什麼的是電影亂加的...... 小說中他同樣是輕輕揮劍即斬下了一段樹枝,如同魁那樣。 這邊電影整個亂改對白了才變的很滑稽,小說中的對話大意如下:
芭蕉:那些刀有什麼用處? 魁 :要看用的人是誰,如果是懦夫拿,那麼他會覺得刀奇重無比,若是給莽夫拿 ,刀又會變太輕,永遠砍不中目標。 芭蕉:那如果是像我這種高壯又勇敢的人持刀呢? 魁 :那他會砍斷東西(They cut.)。 這段對話的意思很明顯,刀雖本僅為工具,但如前所述,在作者的詮釋之下,它 更象徵武士的靈魂,鋒利與否存乎一心。之前這些浪人們被吉良奪走了靈魂,如 今縱使失而復得,但卻將以性命做為代價。簡言之,表面上是問天狗妖刀有什麼 特別之處,實際上卻是問他們內心是否真已有了復仇的覺悟。 結果電影中就變成搞笑橋段了...... 4.芭蕉死前突然說起丟石頭什麼的,是因為他曾說過:「發笑時就是與神明共處的 時光。」所以面對死亡時都更應該微笑以對。他也親身實踐了自己相信的格言。 而魁因為理解這點,才回說大肚子云云逗眾人笑。 另外,芭蕉原本也是安野的至交,所以他的死去,同時也是改變安野決心對魁懺 悔的一個關鍵。
11.這天狗長的好奇怪? 電影中的天狗和我們平常熟知的日本天狗形象,雖然非常不同,但其確實是依照小 說文字去拍出來的,且也的確符合古代一些文獻對天狗的描述特徵,即: 1.常扮作修行僧人的外觀,且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這兩者本即為天狗形象形成的 兩大核心。 2.有著猛禽類的特徵,小說中寫天狗們都有巨鳥般的臉、有枯瘦的尖爪、天狗之王 更是眼神銳利如鷹,又像刀刃。至於翅膀,小說僅明確說外頭的天狗雕像有,但 對天狗僧們則沒明言,沒想到電影導演還真的把翅膀給省略了Orz 3.擅長施展幻術迷惑人心,這在一千年前的今昔物語集就這樣寫了。 4.首領可以預知未來的事情:小說中天狗之王曾對養子魁說,在牠預見的所有未來 之中,沒有一個是魁去拯救他所愛之人後,自己還能活下來的。這能力也是日本 古文獻中有記載的。 所以......雖然電影拍的很詭異,至少小說作者對日本天狗的形象並未偏離太多。
http://0rz.tw/XtYNF 往左邊拉,扣除掉翅膀部份就和電影中的相去不遠。 大概是久居山洞中,所以翅膀退化掉了......不過小說中的描寫,立在天狗山洞入 口的大天狗石像就有翅膀,只是電影沒拍出來。
12.天狗試煉的用意: 電影刪太多細節了,以至對白變的有些支離破碎。 大石面對的是恐懼試煉,而一個人最大的恐懼不一定是自己的死亡,故大石才會看 見他夥伴被天狗們屠殺,而當最後其子大石主稅就要死在面前時,若非魁即時擊敗天狗 之王,他也的確幾乎將失敗了(刀刃已拔出一半)。 魁面對的則是「真實」,天狗之王對他說的一切都是實話,沒有謊言。但這些實話 卻更令他難受,例如自己的身世、不會被世人接受的身份、為拯救至愛終將死去等。至 於最後的抽刀比賽,則是他決心無論如何,就算動用本以被他刻意遺忘,不被世人接受 的妖怪之力(這本來也就是他真實自我的一部份),也要為了人類之愛(包括對美嘉和夥 伴)踏上死亡之路的意志。 最後他兩次用了這個力量,一次為拯救美嘉(蛇妖),一次為拯救夥伴(黑武士)都是 呼應這次與養父的對決。
13.為什麼戲班子隊願意幫浪人們入城? 那隻戲班其實就是故事開始,將軍造訪赤穗城時擔綱演出的同一批人。 而他們當初也是美嘉和大石去找來的,所以原本就認識了,也對淺野家的悲劇略有 了解。電影演成好像是巧合碰上,其實是大石有計畫地去攔截接觸並說服他們的。 另外,他們在典禮上演出的是「平家物語」(至少小說是這麼寫的......)用意有三: 1.用來掩飾他們之所以會帶武器進城的原因,因為這是一齣講述戰爭與武士的故事。 (當然大部分的武器還是都藏起來了) 2.因為這齣打鬥戲比較多,讓大石這種不像演員的人仍得以偽裝上台,而一堆特效 也讓一旁的突襲不容易穿幫。 3.這點可能是作者自己的象徵涵義,即平家物語某程度上,其實也可說是一位立誓 復仇,並得到天狗之力協助的武士(源義經,書中有提到這名字)擊敗了權頃一時 的平家政權的故事,恰與劇中他們要擊敗邪惡的吉良家相對應。 不過電影對這段突襲的處理比小說好非常多,小說只有簡單帶過,但電影藉著分鏡 與配樂與聲光效果,將整個緊張氣氛作了出來,算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個橋段。
14.綠衣那位怎麼一下是狐一下又變龍? 這邊電影完全沒提,小說也是最後才解釋。 她其實是一隻
「被蛇妖附身的狐妖」,即原本是一隻被吉良所救的白狐,因此瘋狂 迷戀上吉良而開始幫他做見不得光的事情,後來又被另一隻蛇妖侵入內心。(小說沒有寫 何時被附身的,但有寫其以嫉妒為食,故可能暗指發生在美嘉毒藥事件之後)。 又在最後決戰前,她之所以在占卜時對吉良說了謊,也是因為其對吉良的愛。 在書的前面,狐妖在內心評價魁時曾自述過,對能操弄氣的超自然存在而言,既定 的命運反而是牠們更無法改變的(同天狗之王對魁說的話)──只有對未來一無所知的人 類才可能誤打誤撞地反轉宿命。 所以她在占卜中看見的,其實是吉良死亡的命運,因無力改變,又不敢或不願說出 真話,才曖昧地說了吉良將遠行、受人跪拜、將軍將看著他的臉之類的。 而決戰當時,她不跑去拯救主君,也是因為這主要的原因。但她又受不了嫉妒心作 祟,還是跑去想宰了美嘉──這邊已經不是嫉妒吉良不愛她了,而是恨美嘉能與所愛之 人重逢。小說中她原本是變化成魁的樣子接近美嘉,卻因眼中的神韻而遭視破,被美嘉 以妖狐當初要她自殺時的小刀給刺殺,美嘉同時還說:這就是被其愛上的代價。來回敬 妖狐的那段耳語。 蛇妖則是妖狐死後才冒出來攻擊美嘉的,其實也可説是妖狐的怨恨化身,然後才銜 接上電影中魁跳出來秒殺大蛇的劇情。 簡單說,妖狐對應的內心敵人其實是美嘉,只是電影因為把黑武士戲份全刪了,才 讓她變成主角魁得面對的最終BOSS,美嘉也因此淪為單純等人拯救的孅弱公主。
15.雷聲大雨點小的黑甲武士: 又是一個被電影給鬼隱了的悲劇角色...... 小說中對黑武士的來歷也沒有交待多少,只提他可能是信長穿過的魔化鎧甲,或甚 至是第六天魔王信長本人,並被狐妖的法術所操弄。 電影中黑武士很遜地被炸藥給秒殺了,但在小說裡,他在那場爆炸中毫髮無傷,並 在狐妖死去後因掙脫控制而得到完全的力量,即其才是魁最終必須面對的敵人。 至於黑武士的劇情定位,作者是藉著開頭與最後的兩場對決,將其設定為魁的對比 寫照:都擁有可怕的外觀與非人者的力量。且事實上魁最後也確實是使用了妖怪的力量 ,即妖刀、妖魔之徑(就是電影中天狗傳給他的先聲奪人XD),才擊破了那身足以震碎凡 人兵器的附魔黑甲。但兩人最大的差異是黑甲武士底下什麼都沒有,只有被妖怪之心驅 動的憎恨和力量;魁卻有著人類的心,故他終於在接受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肯定了自己 是人非妖的事實。
16.他們是在玩世紀帝國的弒君模式嗎? 小說中這邊的描寫,是說大石提著吉良的頭站立在高牆上,映著升起的旭日,宛若 武士與復仇的神明毘沙門天(謙信公:)降世,震撼所有吉良的士兵才棄械投降。 要說是弒君模式也沒錯啦...... 另外,吉良在書中就真的是這麼遜,他原本武藝就不強,是靠妖狐的力量才提升到 足以一打二(電影有演這段),但不知是妖狐掛了還是大石也拿妖刀關係,他在書中與大 石的對決也差不多算是被秒殺......
17.為什麼將軍願意改判他們切腹?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歷史之壁,但小說中另有一套自圓其說的解釋。 如果可以,將軍原本也是很想把這些違背他命令的浪人全都給吊死,但那位熟悉世 事人情的戲班子老大(書中說他們甚至還在天皇面前演出過),在最終決戰結束後,想到 了一個雖不能拯救這群武士的性命,但可以挽回其榮譽的方法,並主動去施行。 他親自將這齣復仇的故事來龍去脈改編成通俗的歌舞劇,並立即前往江戶城使其廣 為流行傳唱。於是當一個多月後,浪人們下跪在將軍前面等候裁決時,已經有超過半個 江戶的人們都知道了這個義舉,還傳入了其他大名的耳中(參勤交待制的關係)。 於是將軍面臨了一個抉擇,依法令及他內心的衝動,這些都是違背他意志的罪人, 是沒有名譽活該被處絞刑;但他們所依據的又是德川家賴以統治天下的武士道大義。若 真以此處置浪人們,將極有可能破壞德川幕府的根基,所以他不得不隱忍下來,同意恢 復淺野家及浪人們的武家地位。 另一方面,這也可說是與第一場比武的結果做對比,即魁當初在將軍面前因被看作 下賤的畜牲而存活,最後又同由武家之長的將軍承認他的地位,得同以人類的身份與夥 伴光榮赴死。易言之,這正反應著忠臣藏的命題:武士寧榮耀而死:不可屈辱茍存。
結論: 小說的劇情雖稱不上頂級,也沒有什麼峰迴路轉的情節,但整體來說,在各種情感 成長和意旨呼應的處理上都非常細膩。又是極罕見地以奇幻文學風格寫出的東瀛幻想小 說,光憑這點,就頗值同樣喜歡這兩方面的讀者將其作為小品佳作一看。( 電影則流於華美的畫面,卻刪去了作品許多作者鋪陳的精細之處,少了人的情感, 只剩一場場走馬看花般的趕劇情,以致故事看起來就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復仇戲碼,著實 可惜。 若對電影中的情節還有什麼疑問歡迎提出討論~當然直接去書店翻翻原著小說更好X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37.157
※ babylina:轉錄至看板 Fantasy 12/30 00:38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