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Mobile01熱門文章
 
Are you an avid runner? Or even just starting out?

Brooks designs high-performance men's and women's running shoes, apparel and accessories.
From our sponsors
想健康,得戒掉跑步?!
Nov 7th 2013, 07:59

最近在網路搜尋到一本10月剛推出關於提昌健康觀念的新書

導讀中提到跑步、喝牛奶都有害身體,看完後覺得有點恐怖

想請問大家的意見如何~~~還是其實他的觀點其實是錯的?

個人覺得觀點有點誇張,人家可不想放棄跑步運動啊!!!!!!@___@

======================================================================
內文導讀:

不要運動!記住:不要跑步!

氧氣掌握了生病與老化的關鍵,本書第一個要建議大家戒除的壞習慣,就是「運動」。讓我們從比較容易做到的地方開始吧!如果一開始就拉高門檻,有些人可能會失去幹勁,不過我想從「不要運動」做起,每個人應該都可以瞭解原因,並且立刻成功地實行。尤其是對懶得動的人來說,這個提議可能會讓你覺得:「這正是我要的!」

只說「運動」太模糊,如果說得更明白一點,或許可以說是「運動競賽」。這裡說的「運動競賽」,指的是含有「與人競爭」、「追求時間成績」,以及「奔跑」這類要素的運動。大家聽了有什麼想法呢?運動應該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可是作者不曉得是哪根筋壞掉了,居然說運動有害身體健康?我想各位腦中一定塞滿了問號,不過你沒有看錯,我正是這麼說。

「運動」與「運動競賽」之間,有著天壤之別,若是把它們混為一談,問題就嚴重了。接下來我將解釋其中的原因,好讓大家瞭解兩者之間的不同。

●身體並不喜歡跑步運動
各位是否都一廂情願地認為運動就一定要「跑」?或許有不少人認為自己做不來運動,壓根兒就不想去嘗試。聽起來似乎相當嚴重,不過「運動=跑」這個誤會,不曉得害多少人吃了大虧。反過來說,如果把這個觀念扭轉為「運動≠跑」(運動不等於跑),不曉得可以救多少條人命,幫助多少人延年益壽。

●跑步是交感神經在鞭策身體
我們來具體模擬一下生活型態,以及生活中自律神經的活動吧!以早起為例,這當然是很好的習慣,但如果一起床就突然開始慢跑,可以輕易想見,身體一定被嚇壞啦!因為在夜晚的時候,一直是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當然身體也都處於放鬆模式。

然而一大清早就毫無前兆地突然開始慢跑,副交感神經都還在運作呢,交感神經卻突然插隊進來叫身體馬力全開,全速運轉,不用說,身體一定會被這個蠻橫的要求攪得手足無措。在一般自然的狀態下,交感神經會從黎明開始慢慢地活化,然後一點一點地,在我們醒來之後逐步取代副交感神經,支配身體。如此一來,身體便可以順暢地清醒,毫不勉強地從體內湧出活力來。

然而一大清早就突然慢跑,就像是開車時一口氣把油門踩到底,讓交感神經瞬間全開,這對於毫無準備的身體來說,怎麼想都不可能有好處。心臟可能會嚇一跳,讓心跳亂了套(心律不整),負責把營養和氧氣運送到心臟的血管(冠狀血管)也無法回應這突如其來的指令。心臟肌肉由於氧氣及營養不足,無法順利收縮,逐漸陷入跳動異常,搞不好還會爆炸(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臟衰竭)。

這樣的狀況出現的機率並不低,幾乎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而且愈來愈普遍。讓人體隨著自然的節奏緩慢地變化,才是理想的狀態,身體的功能也是一樣,要慢慢地轉變才自然。如果因為某些原因而主動去破壞這種自然節奏,整個身體就會陷入大恐慌,別說是心肌梗塞了,腦梗塞、腦出血、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出什麼毛病都不奇怪。以上的說明,應該可以讓大家清楚瞭解這一點。

●心情放鬆地走路最好
相較之下,比方說你早起了──當然,早起是非常好的習慣──不過接下來別再做慢跑這類不自然的行動,改為心情放鬆而愉悅地走路,又會怎麼樣呢?走路不會走到上氣不接下氣,所以身體不會陷入恐慌,交感神經也不會一下子壓過副交感神經而主宰身體。交感神經會隨著自然的變化慢慢地醒轉,原本的生命活動也絕對不會受到妨礙。

「跑步」和「走路」同樣都是移動行為,卻有所差別。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異可大了,對身體的影響也可以說截然不同。

●跑步會讓身體遭受重創
關於不應該跑步還有其他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跑步會讓我們的身體遭受到嚴重的雙重打擊。這雙重打擊就像腹部重重地被打了一拳一樣,後勁相當可怕,教人消受不起,因此最好是能免則免。

我這樣說,大家應該仍是一頭霧水,不過總之跑的時候會發生接下來這兩種障礙,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當然,只要我們用走的,這兩種障礙就絕對不會發生。我說的這兩種障礙,一是氧氣不足,二是氧氣過剩。氧氣不足對身體不好,這很容易理解。

細胞原本就需要營養和氧氣才能夠確實發揮功能,所以萬一氧氣不足(也叫缺氧),就會造成不徹底燃燒,使得能量製造的效率變差,老廢物質也會增加,讓細胞無法完全發揮功能。另一方面,如果氧氣過剩(活性氧過剩),這也非常不妙,但究竟是哪裡不妙呢?或許有人認為氧氣多到用不完反而是件好事,然而氧氣過多,其實對身體也有害。

問題就出在「活性氧」。活性氧是從氧稍微變化而成的物質,氧氣一旦過剩,就會製造出大量的「活性氧」。後面會更進一步詳述,這個氧變化而成的活性氧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東西,它精力過盛,會胡亂攻擊周圍的細胞,當然,組織和內臟的功能也會因此受損。

回到正題,如果各位有慢跑的習慣,就等於是經常處在慢性氧氣不足當中,也就是缺氧的狀態。跑得氣喘吁吁,完全就是一種缺氧狀態。慢跑一方面會讓人陷入缺氧;另一方面因為運動量很大,跑完的時候,也就是缺氧之後,會一口氣吸入大量氧氣,如此一來又陷入氧氣過剩的狀態,製造出極為大量的活性氧來。換句話說,跑步這種行為,等於是自己讓身體遭受到缺氧和活性氧的雙重打擊。

●你是不是誤以為「跑步」是「走路」的延伸?
是不是有人誤以為「跑步」是「走路」的延伸?其實「走路」跟「跑步」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甚至可以說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幾乎沒有人會走路走到死掉的,但跑步跑到死掉的人卻意外地多,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其實最近有研究發現,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自律神經作用的不同。也就是說,「走路」和「跑步」的時候,自律神經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這就是兩者之間決定性的相異處。

人體為了要「跑」,必須讓引擎飛快地運轉,所以得一下子增加心臟的跳動量,還必須大量分泌腎上腺素,當然交感神經也會急速地活化。如此一來,身體就必須突然進入戰鬥模式,把幹勁提升到最高點。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突然跑步,身體會嚇一跳,陷入異常興奮,也就是陷入某種恐慌狀態。換句話說,「跑」會讓身體處於一種負擔極大的狀況。

●氧氣不足,癌細胞就容易增加
如果沒有能量,我們的身體就無法活動。我們的身體是利用氧和糖(葡萄糖)來製造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然而一旦氧氣不足,身體就無法順利製造能量,因此不難想像,身體的功能也會出現問題。

氧氣不足如果只是暫時性的,或許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如果日常性地缺氧,或是長期持續缺氧,正常的細胞就會變異為異常細胞,雖然效率極差,但可以不利用氧氣(正確地說是「沒有氧氣可以利用」),也就是不使用粒線體這個特殊器官,不徹底地燃燒葡萄糖而直接製造出能量來(這叫做「無氧能量供應」)。簡而言之,就是細胞會變化成不需要動用粒線體就能製造能量的這種細胞。一旦粒線體不再參與能量製造,細胞就會轉化出一種自行增殖的性質,無法遏止地不斷分裂,這就是一種癌化。

●馬拉松可能會讓你短命
儘管每年有愈來愈多的人在馬拉松大賽中心跳停止,不過宣導馬拉松好處的人都說,馬拉松造成心跳停止的機率只有二十萬分之一,微乎其微,不斷地強調這是多麼安全的運動。

令人意外的是,在馬拉松選手中有許多人罹患骨質疏鬆症或疲勞性骨折;女性則經常有人停經或生理失調,也有不少人雖然有生理期,卻沒有排卵。

無論是馬拉松、鐵人三項還是一百公里超馬,不但會讓人陷入缺氧狀態,也會製造出為數驚人的活性氧,讓身體遭受到的創傷難以估計。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hiysbv 的頭像
    yhiysbv

    海霸王年菜2016 , 台酒年菜2016 , 外帶年菜2016 , 飯店年菜2016 , 素食年菜2016 , 高雄年菜2016 , 阿霞飯店年菜2016 (年菜菜單)2016年菜預購 高雄年菜餐廳 ... 2016

    yhiys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