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報導)中共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佈消息稱,2013年12月份,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房價繼續領跑全國,同比漲幅逾20%,這是自去年9月開始,北上廣深4市房價同比漲幅連續4個月超過20%。而且,其火熱態勢並不僅限於一線城市。12月份,南京、桂林等20餘個城市的房價同比漲幅也超過了10%。
如此「高燒」不退的中國樓市與目前缺乏動力的中國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成為了中國經濟的「救命稻草」——中國樓市猶如中國經濟的提振器和定心丸,中共當局雖然知道房地產泡沫巨大,但仍然試圖通過更加緩和的方式進行化解,而不是馬上刺破泡沫;同時希望從房地產市場上獲得穩定的經濟增長來源,拉動經濟發展。中共18屆三中全會對房價避而不談,一方面是房地產泡沫危機嚴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穩定經濟。
大陸樓市「高燒」不退 「北上廣深」多月連漲逾20%
中共國家統計局1月18日發佈消息稱,儘管房價上漲趨勢有「放緩」的趨勢,2013年12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僅溫州1個城市房價同比下降。其中,「北上廣深」房價分別同比上漲20.6%、21.9%、20.4%、20.3%,2013年9-12月份連續4個月漲幅超過20%。
此外,大陸樓市的火熱態勢並不僅限於一線城市。12月份,南京、桂林等20餘個城市的房價同比漲幅也超過了10%。其中合肥房價以環比1.1%的漲幅居各地之首。
數據顯示,從2013年2-12月份,連續11個月,中國大陸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始終位置在62個以上。
中國指數研究院表示,接下來的2014年,中國不同城市分化或將進一步加劇:少數熱點城市供不應求矛盾依然明顯,房價上漲壓力繼續存在;武漢、重慶等多數二三線城市供需基本均衡,房價總體平穩;少數三四線城市供應持續高於需求,若貨幣政策進一步趨緊,需求不足和房價下跌風險可能顯現。
2013年中國經濟低迷 靠房地產提振
1月20日,中共官方公佈的中國GDP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與去年持平為7.7%,創下14年來最低點。在2013年中國的56.9萬億元規模的經濟仍然非常依賴投資驅動增長。資本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4.4%,消費的貢獻率為50%,淨出口的貢獻率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
路透社報導說,2013年12月份工廠產出增長下跌到五個月來最低的9.7%;鋼鐵產出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全年石油消費增長下降至5年來最低速度。去年第四季度經濟疲軟,如果中共想要將增長模式從短期轉變為長期,接下來還必須忍受更加緩慢的增長。
去年的房地產市場則是一個意外,大城市的房價和銷售量全年飆升。2013年住宅和商業房地產銷售總共達到8.14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26%。
各地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與地價、房價密切相關。根據國土部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住房用地供應13.82萬公頃,同比增長24.7%,地王頻現,而且屢屢刷新年內成交地塊的溢價率記錄,共產生67個總價或單價地王,全年賣地收入超過3萬億元。其中單是上海一地去年賣地收入就突破2000億,北京接近1700億,杭州1340億。一連串的天文數字讓2013年成為名副其實的賣地豐收年。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4/1/21/n4064868.htm中共18屆三中全會不提房價的「秘密」.html 美東時間: 2014-01-21 12:52:17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