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聞癌色變,對於晚期腎細胞癌患者而言,雖然口服標靶藥物對晚期腎細胞癌的治療帶來新契機,但當一線標靶藥物治療成效不佳需轉換到二線用藥時,許多患者因此心生畏懼,擔心一線治療成效無法接續。醫師指出,衛生署新核准的新一代口服TKI標靶藥物,不僅能於二線持續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替腎細胞癌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新選擇。
腎細胞癌是一種非常惡性且難以治療的癌症,如果早期發現,尚有機會透過手術開刀根治。 台南奇美柳營醫院血液腫瘤科陳彥勳主治醫師指出,腎細胞癌是一種非常惡性且難以治療的癌症,每年約有900多例新生個案,好發40至70歲間中老年族群;由於腎細胞癌對許多化學治療藥物及放射治療都有極強的抗藥性,如果早期發現,尚有機會透過手術開刀根治,若早期發現逾9成患者可以獲得較好的治療。
腎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腎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統計發現,有逾3成腎癌患者在確診時,多已到了晚期,除腰痛、血尿、摸到腫塊等症狀外,甚至已經有轉移到肺、骨頭等器官, 通常5年存活率約僅只有1成左右 。
過去傳統治療方式除了外科手術、化療、放療外,多以干擾素及第二介白素為主,但治療效果有限,副作用高,這種治療的困境一直到標靶藥物的出現才出現轉機。
服用標靶藥先檢測肝功能
陳彥勳醫師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常會伴隨著高血壓、皮疹、手足症候群,或是疲倦等副作用,且對肝腎的功能有潛在的風險,尤其台灣肝炎的比例相當高,所以選擇口服標靶藥物前,要先檢視患者的肝臟功能,且使用期間需特別監控肝功能狀況。
除此之外,藥物副作用可透過調整用藥來改善,醫師通常會嘗試以調整用藥劑量來達到緩解的目的,也會建議患者若出現手足症候群時,配合使用外用皮膚藥膏或止痛藥物,手足症候群就可獲得較好的改善。
目前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種屬於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簡稱TKI)藥物,作用是抑制腫瘤細胞增生的訊息傳遞,同時可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阻斷腫瘤生長所需的養分,而另一種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抑制劑 (mTOR抑制劑),其作用機轉是與細胞間受體蛋白結合而抑制mTOR的激酶活性。
早期發現治癒機會提高
由於腎細胞癌是血管豐富的腫瘤,因此,對腫瘤細胞血流的抑制在治療上相對重要,目前國內健保給付的腎細胞癌第一線標靶藥物,主要以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簡稱TKI)藥物為主,此機轉對於腎細胞癌這種走血路的疾病控制成效特別明顯,對於部分患者來說更是大幅突破過去傳統治療的困境。
過去健保僅給付一種口服mTOR抑制劑標靶藥物在一線TKI遇到瓶頸時,於二線使用,但非同機轉的接續治療,使得許多晚期患者對有限的二線治療選擇感到無奈。衛生署日前通過的新一代TKI口服多重標靶藥物主要機轉與現行一線標靶相同,提供患者多一種二線接棒治療的選擇!
腎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醫師建議40歲以上民眾,有三高、肥胖、抽菸等高危險因子者,應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才能有效及早發現細微的癌症症狀,早期發現罹癌,治癒機會相對提高很多。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 http://yahoo.top1health.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