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項家麟】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0_0/f_300915_1.jpg) |
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陶德‧楊博(Todd Youngberg)。 第一金投顧/提供 |
|
近期美股再攀新高點位,歷史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券跟美股市正相關約六成,觀察目前美國高收益債券的評價P/E(yield-to-worst之倒數)約16.67倍,尚不到2013年5月高點約19倍,意味未來隨美股可能再攀高,高收益債也仍具吸引力。
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陶德‧楊博(Todd Youngberg)表示,評估高收益債券的基本面和市場需求短期內可能仍然強勁,但須留意債券價格進一步上揚的空間可能有限。
這次高收益債多頭與其它時期多頭最大差別,在於美國聯準會(Fed)刻意壓低利率,成為推升投資人對於高收益債券需求的主要因子。
對於未來2、3年高收益債券的走勢,可能將取決於下次空頭何時來臨?如果下次的空頭是發生在未來6~12個月,則違約率可能維持在歷史相對低水準;如果多頭延續的時間更長,則當未來空頭來臨違約率大幅攀升可能性就高。
陶德‧楊博表示,目前高收益債價值面稍微偏貴,但如果多頭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價值面可以再上揚至更貴水位或維持目前水準更長一段時間。
英傑華基金總代理第一金投顧表示,預期QE將逐步縮減,未來利率上揚風險對債券投資仍是主要擔憂考量。回顧過去3次利率走升階段,各類債券正報酬機會仍高於負報酬,尤其2004~2006年景氣熱絡期間,美聯準會連續17次升息,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受益於企業基本面好轉及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強勁,總報酬表現不遜於股票市場;但須留意在利率走升初期市場難免受利率風險衝擊下挫,但只要確認景氣轉佳,風險性債市尤其與景氣正向連動的高收益債往往仍有表現空間。
景氣轉佳
有利高收益債企業獲利
美債殖利率走升通常與高收益債報酬為正相關,原因不難理解,當利率走升通常意謂景氣轉佳,企業獲利及違約率可望同步改善,有利於高收益債價格上漲。
歐美景氣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僅是溫和復甦,企業擴張及財務操作趨於保守,各項衡量企業違約風險的財務指標持續改善,根據信評機構穆迪統計目前全球高收益債違約率僅2.8%上下,遠低於長期平均4.2%。
分析金融海嘯以來,利率維持低檔,企業發債普遍以再融資需求為主降低債務成本,2016年之前債券到期數量大幅減少,償債高峰延後至2017年以後,有助高收益債低違約率延續。預估今年年底前升息機會不大,低利環境持續,高收益債券6%左右高殖利率優勢仍將吸引資金進駐。
「債券票息」累績威力大
長線保護短線
值得一提的是,高收益債券信評調升比率持續上升,顯示債信品質穩定轉佳。高收益發債企業仍維持高水平的現金部位,利率保障比率仍高於歷史平均,高收益債基本面仍維持強健,但須留意企業獲利可能已達到高水位點。
統過去25年資料,全球高收益債年化投資報酬率約為9.6%,其中資本利得的部份大約為-1.0%,但票息的年化報酬率為10.6%,顯示投資高收益債最主要的獲利來源是「債券票息」,也是因為債券配息的保護,即使高收益債券指數過去幾年經歷重大事件回檔,最終也能收復跌幅。
加碼美國內需型產業
獲利成長強、財務指標優
陶德‧楊博表示,持債布局較看好美國內需企業。分析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美國企業營收來自美國本土市場已大幅超越海外市場,歐債拖累歐洲需求、新興市場經濟降溫、中國結構調整等等因素皆使美跨國企業的海外營收被拖累,反而美國內需型企業因境內房市股市回春,財富效果大增,內需消費力也優於海外市場。
以美國高收益債券各發債類股來看,內需市場的電信、非必需消費與必需消費類股,整體債務比重較去年僅微幅增長,但整體獲利能力卻較去年明顯增長,顯示著重內需市場的企業體質更加茁壯。英傑華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也提高美國內需企業比重,追求健步致勝的獲利來源。在債種選擇上,建議適度減碼對利率敏感度較高的BB等級債和適度加碼B級和CCC級債信評部位。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