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郊遊」獲得今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他表示,拍電影不在意評價,比賽則靠運氣,「郊遊」是他從影以來最滿意的作品。
蔡明亮在8日凌晨以「郊遊」奪下第70屆威尼斯影展評審團大獎,這是他在1994年以「愛情萬歲」首度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相隔19年再交出最滿意的作品「郊遊」,蔡明亮表示,這將是他最後一部劇情長片,如今以這座評審團大獎,為電影生涯畫下完美的句點。
蔡明亮在馬來西亞出素有「貓城」之稱的古晉出生,當地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彼此因種族與宗教的背景差異,造成文化隔閡。
但對蔡明亮而言,族群間文化差異在其心中並不存在,人與人之間彼此都是可以相互交流與學習的朋友,這種成長背景也豐富了他用更多元的觀點看世界。
蔡明亮高中畢業後到台灣當「外籍生」,從此在台灣生活達30多年,他深刻體會到自己也是一個「外勞」,有時笑稱自己是付出知識的「文化外勞」。
蔡明亮走上電影之路,和童年生活經驗有關。賣麵的外公外婆從小每天都會帶他去看電影,「同部電影一天看兩次」,睡前蔡明亮都陪著外婆在燭光下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講故事的習慣,也使他來台之後,有機會往電影導演之路發展。
1981年,蔡明亮從文化大學影劇系畢業,早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寫舞台劇劇本,他筆下的作品,展現現代社會的寂寞、都會生活型態的狂亂。
1991年蔡明亮在西門町電動遊樂場發掘演員李康生後,從此李康生就成為蔡明亮電影的固定演員,並發展出蔡明亮首部長片「青少年哪吒」。
蔡明亮第2部長片「愛情萬歲」,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之後他也創下每一部長片全都入圍三大國際影展,在台灣電影圈無人能及。
蔡明亮的電影步調很慢,往往一個畫面長鏡頭停格許久,雖然不受商業市場青睞,但卻在歐美各大影展展露頭角,1998年他完成法國「2000年見聞」系列影片中的「洞」,是由高矮製片公司與歐洲藝術電視台法國部門共同委託製作,並以此片獲得1998年坎城影展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最佳影片獎、新加坡國際影展最佳亞洲導演獎、最佳亞洲影片獎。
2006年羅浮宮邀請蔡明亮以典藏在羅浮宮的藝術作品為主題拍攝電影,他以達文西名畫的「聖施洗約翰」及背後的故事「莎樂美」為主題,2009年交出畫面唯美的「臉」,這部片還成為羅浮宮典藏的第一部電影。
在「臉」之後,蔡明亮一直沒有新的作品,之後他投入在短片、裝置藝術創作,還開了咖啡廳,直到今年再度交出「郊遊」,他表示,近幾年電影創作太辛苦,且他對近年電影一窩蜂趨向娛樂屬性、市場機制、大眾口味感到反感,「郊遊」是他最後一部劇情長片。
蔡明亮表示,他拍電影的方式是凡事親力親為,小到連字幕都自己打,電影宣傳小冊也自己來,跟好萊塢導演的「分工」創作方式很不一樣,所以幾年拍下來自然累了。
尤其這些年來他除了拍電影外還須兼顧蔡明亮咖啡店的大小事宜,更深覺身體大不如前,更說出之後「決定退出影壇,今後不再拍電影」的決定。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