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Dennis/加拿大溫哥華】
球迷們是否還記得,2005年4月30日,在紐約的舊洋基球場,身穿40號條紋戰袍的王建民,初次登上大聯盟,並用手中一顆顆有如保齡球沈重的快速伸卡球,所向披靡的讓藍鳥隊打者們頻頻打出軟弱無力的滾地球,驚艷大聯盟。而在不久之後,每當王建民登板時,站在他身後的,則是出現另一位新影子。沒錯,他就是與建仔同級的洋基農場潛力新秀─強打少年卡諾(Robinson Cano)。
由於王建民與卡諾和之後被叫上大聯盟的另一位外野新兵卡布雷拉(Melky Cabrera)在大聯盟表現穩定,而且漸漸展現出大將之風,不禁讓洋基高層回頭重新檢視自家農場培養出來的新秀,其球員政策也開始出現明顯的改變。而隨著政策的改變與球員的世代交替,洋基陣容漸漸邁入所謂的「農場世代」。
其實,早自90年代起,洋基農場就成功的為球團培育出了不少新血,其中最叫人耳熟能祥的就屬基特(Derek Jeter)和派特提(Andy Pettitte)。但是自此之後,在上一代老闆喬治.史坦布瑞納(George Steinbrenner)主政之下的洋基仍繼續領銜主演豪門夜宴的戲碼,再度步上過去豪門球團的闊氣路線。直到2005年建仔與卡諾竄起之後,洋基高層才又開始注意起自家的後院。而在此之前,洋基就算自家農場裡有不錯的新秀,但是都在瓜熟落地之前,就被當作交易籌碼端上談判桌。
拜建仔與卡諾之賜,許多後起之秀,如:張伯倫(Joba Chamberlian)、休斯(Phil Hughes)、甘迺迪(Ian Kennedy)、賈納(Brad Gardner)、諾瓦(Ivan Nova)等,才有機會順利的穿上條紋球衣陸續接班。雖說上述許多球員都在這些年間,經由交易或是以自由球員身分離開洋基,但是不同於過去的農場潛力股,這些球員都是曾經受到洋基高層與教練團重用的。由此可見,王建民和卡諾在洋基球團史上可說是佔有著一個劃時代的地位,特別是身為野手的卡諾。
不同於建仔總是期望洋基球團能以複數年合約留人而未果,相較之下,洋基球團對卡諾則是十分的有情有義,老早把複數年合約奉上,其中的意涵可說是十分的明顯,就是希望卡諾能以洋基人的身分終老,並在未來接下洋基隊長的重責大任。不過事與願違,卡諾最終還是選擇了遠在西北的西雅圖作為未來的歸宿,畢竟水手所開出的薪資金額實在是十分誘人。在情與利之間作出抉擇,理性的卡諾最後還是選擇實質的利,這只能說是職業運動功利主義的實踐。
身為洋基新一代看板,卡諾的離開象徵洋基一個世代的結束。為了迎接一個新世代的來臨,現任老闆霍爾(Hal Steinbrenner)於今年冬季動作頻頻,不僅僅是於自由球員市場上長袖善舞,不惜代價的網羅明星球員入團,更於農場內部作出人事調動。乍看之下,洋基高層對於人才招募的走向似乎再次走回老喬治時期的老路,但這也浮現出洋基農場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也就是無法培養出能夠適時接班的戰力。
姑且不論卡諾在洋基時代後期是否受到該有的尊重,以及他的打球態度,對於洋基球團來說,卡諾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一位能打善守的明星二壘手,更是一個世代的象徵,與過去農場所努力的成就。不管卡諾未來於水手隊的表現如何,由洋基農場出產並且能夠得到億元大合約的球員,在大聯盟可說是屈指可數,這更顯出卡諾的可貴之處,相信目送他離去的洋基迷對此也能感到十分欣慰。
Dennis的部落格:http://ayueandfriends.blogspot.ca/
【2013/12/24 聯合新聞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