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裡檢視圖片
還記得今年元旦小編才剛撰寫了D5200的測試報告,當時首次下放的39點對焦讓我好驚艷,沒想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D5300居然就推出了!而且除了39點對焦以外,這次D5300下放了三個重要的功能:移除低通濾鏡、內建Wifi、內建GPS。移除低通濾鏡能夠顯著的提升畫面的銳利度,而內建Wifi與GPS則是能夠讓分享與紀錄更方便、更全面,下放這三大功能讓D5300誠意十足,接著請跟小編一起細細品嘗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D5300具備了2420萬畫素CMOS感光元件,處理器的部分則是Nikon首度採用了最新的Expeed 4影像處理引擎。同時繼承了D5200的Multi-CAM4800DX對焦系統,此乃是與全幅機D610以及自家APS-C機皇D7100同級的39點對焦系統。快門範圍自30s-1/4000s。並且內建了間隔攝影的功能。
按這裡檢視圖片
D5300的2420萬畫素看起來跟D5200是相同的規格,差別在哪呢?D5300拿掉了感光元件前方的低通濾鏡,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移除低通濾鏡對於畫質有顯著的幫助。
Nikon目前移除低通濾鏡的數位單眼有四,第一是2012年初的D800E,第二是今年初的Coolpix A,第三是今年夏天的D7100,最後就是這台D5300了。你說未來Nikon會不會繼續拔低通濾鏡,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是會的,畢竟這一切就是Nikon在D800E在非專業機背市場開的第一槍,至於下一台拔低通濾鏡的機種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不過小編猜未來會全部拔掉,然後用軟體的方式消除,各位是怎麼看的呢?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圖片來源自Nikon官網)
D5300外殼所使用的材質不是以往的強化塑膠,這次為了輕量化而首度採用了碳纖維材質。並且將機身內的金屬骨架去除了,外殼則是採用了單殼式(Monocoque)結構,綜合起來能讓D5300同時具備剛性與輕量化的特性。原本D5200的555公克,D5300則是來到了530公克。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身左側下方多出了連拍按鈕。原本在D5200上它是位於機頂快門鍵後方。倒數計時快門與遙控都位於這顆鍵裡。連拍速度為每秒5張。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背連接埠也包含了麥克風、USB接孔、配件終端與Mini HDMI。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身右側是為記憶卡插槽位置,使用SD卡並且支援到UHS-I的規格。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頂的造型在D5300上又稍稍有些改變,原本造型圓弧的D5200,在機頂與肩膀上都能夠看到一些獨具風格的肌肉線條,整體的感覺又更強悍了一些。
按這裡檢視圖片
加入「內建」Wifi與GPS的功能是D5300獲勝的關鍵。近年Nikon的數位單眼都宣稱可以使用Wifi傳輸,但還需要裝一台小小的傳輸器WU-1a或WU-1b,現在機身就直接內建了這個功能。而GPS定位的功能也讓消費者不用再多花錢買個GP-1的裝備,D5300對於消費者可以說是大方送。
按這裡檢視圖片
麥克風的造型也稍稍改變了,使用材質變成金屬,不太像過去Nikon的作風呢...
按這裡檢視圖片
D5000系列一直都是Nikon唯一具有翻轉螢幕的DSLR的產品線,D5300當然也不可少囉!而且從D5200原本的3吋92萬點,變成了3.2吋104萬點,螢幕相當細緻,而且亮度足夠,在戶外使用若非強光不需要擔心看不到的問題。另外這也是市面上第一台帶有3.2吋104萬點「可翻轉螢幕」的數位單眼。
機背的按鍵配置與D5200幾乎一模一樣,只有非常些微的改變,如果不注意看真的不會發現哪裡不一樣。那麼小編上次在文章中提到按鍵太淺的問題呢?D5300改善了!每一顆按鍵都是好按的,測試期間沒有發生過任何想按卻按不到的狀況,看來Nikon有在關心消費者反應喔~
另外一個很難讓人發現的地方是五面鏡有更新。五面鏡是什麼呢?由於光線經過鏡頭後依然是上下左右全部相反,藉由反光鏡反射上來後的影像則變成上下正確、但左右依然相反的畫面。五面鏡的功用是負責將影像「轉正」,如果沒有它的話我們從觀景窗看到的影像會左右相反,如果你有使用過腰平取景式相機,或者是部分的中片幅相機,就能夠了解沒有這個結構會有多不方便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D5300使用的五面鏡是全新設計,把放大倍率從Nikon長久以來的0.78x變成0.82x,覆蓋率則維持是95%,所以在使用光學觀景窗的時候會獲得比較大的畫面。觀看起來會稍微舒服一些。
按這裡檢視圖片
機底,拍攝外觀時這台還是工程機,但實拍圖片是以正式機去測試的~
按這裡檢視圖片
電池為EN-EL14a,依照CIPA的計算標準,這顆電池在D5300上的拍攝張數為600張。但各位有注意到嗎?幾乎同時出現的Nikon Df也是使用這顆電池,但它的續航力是...1400張。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手持大小參考,圖中的手是男生,身高約175。D5300體積為125 x 98 x 76 mm,加上電池與記憶卡重量為530公克。
按這裡檢視圖片移除低通濾鏡是D5300最重要的更新,什麼是低通濾鏡呢?它是一片在感光元件前方的光學鏡片,專門負責消除摩爾紋與偽色。這是什麼呢?請點開看下面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圖片是以Coolpix A拍攝,這裡僅以用來做說明)
這是光點華山電影院外的網狀天頂,它們的組織非常細密,最容易用來檢視摩爾紋與偽色。請點開大圖,然後特別在以100%畫質檢視的時候,看相片中間的部分,你就會看到很不尋常的紋理與色彩出現。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看這兩種現象的成因,之後再看看移除低通濾鏡與未移除低通濾鏡的兩台相機拍出來的差異。
摩爾紋(Moiré pattern)
一種光學干涉的現象,當非常緻密的線條紋路相疊的時候就會產生摩爾紋,請見下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上圖的上部分是兩排未相疊的線條,它們的彼此的間隔(緻密度)非常相近,所以將之相疊的時候就會變成下部分,看起來好像有呈現寬─窄─寬─窄的紋路出現,這就是摩爾紋。如果這張圖上部分的其中一排的緻密度很低,那麼相疊之後就無法看出什麼紋路出現。所以摩爾紋出現的條件必須是在線條的緻密度相近或相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反之,如果兩排紋路的緻密度有顯著差異,那麼相疊之後就不容易出現明顯的紋路,也就沒有摩爾紋會產生,如下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圖片取自網路)
由於現代的相機感光元件絕大都是一格一格、相當勻稱的排列方式,各位把它想像成前述的一排紋路,而另外一排想像是襯衫上的細緻紋理。當它們在適當的拍攝距離、對焦清楚的情況下以至於顯像的緻密度相近時,拍攝出來的畫面就會有摩爾紋。
從這樣的條件來看,要消除摩爾紋就兩個方法,一個是讓那被拍攝的東西不會這麼緻密,第二個就是讓感光元件排列更密或者更疏,反正不要讓它們兩個在顯像時的緻密度過於相近就可以了。但感光元件上的緻密度是不能改的。那我們可以透過拍攝距離來減少摩爾紋,例如拉近距離來減低襯衫紋裡的緻密度,或者是退遠一點降低緻密度,或可以故意失焦一點點,抑或是把光圈縮小來增大繞射現象使畫面模糊,讓襯衫紋理不容易被分辨出來也是一種辦法。
但如果拍攝的距離無法改變、也無法故意拍攝失焦或小光圈的相片,相機廠商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被攝物體的緻密度與感光元件像素排列無法相近,作法就是在感光元件的前面放低通濾鏡,它的功能就是濾掉影像裡高頻(高緻密度)的部分,所以它的名字又叫做Low Pass Filter,意思是讓低的頻率(低緻密度)通過,而把高的頻率(高緻密度)擋下來。而這個頻率剛好是接近感光元件排列的緻密度,也就是說你所拍出來的東西,緻密度不會與感光元件排列相近,自然就不會有摩爾紋的產生。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低通濾鏡的功用就是去弄糊影像,來杜絕摩爾紋的產生。
大家不要被低通濾鏡這個名詞嚇到,它只不過在相機上它是一種「光學式」的「低通濾波器」。事實上如果你把房間門關上大聲地聽音樂,對於外面的人來說這道門就是低通濾波器,因為它把高音(高頻)檔掉了,所以在房間門外的人只聽得到低音(低頻)的聲響,對於歌詞唱什麼或Hi-Hat敲得多碎其實聽不太清楚,這道門就是「聲學式」的低通濾波器,讓高音衰減(或去除)並且只讓低音通過。所以低通濾鏡只是在光學上一個濾除影像細節的裝置而已,不過相機廠商都會為了特定的感光元件設計低通濾鏡,因為每個感光元件的特性與緻密度都不同,所以它其實也不是只是把畫面抹糊這麼簡單而已。
雖然低通濾鏡可以擋掉摩爾紋,但它也杜絕了更細緻畫面的可能性,至少與感光元件排列密度接近的那些影像都會被低通濾鏡弄糊,把它拿掉可以釋放出這些當初被遮掉的畫質,獲得更清晰銳利的照片。在剛剛聲音的例子中,拿掉低通濾鏡就好比把門打開,讓聲音聽得更清楚。
偽色(False Color)
偽色時常會與摩爾紋同時出現,但也有可能獨立存在。它們發生的時機相似,但原理不同。摩爾紋跟被攝體與感光元件的緻密度有關,而偽色與感光元件上的色彩運算方式有關。在消費市場上的感光元件多數的像素排列方式是以「拜耳式」作排列,就是下圖的方式:
按這裡檢視圖片
我們通常說「一個像素」的意思,是指四個像素子以2 x 2的方式排成一正方形叫做一個像素,裡面由光線的三原色─紅、綠、藍所組成,而由於四個像素子才算一個像素,而且人眼對綠色較為敏感,所以裡面的排列就以紅、綠、藍、綠來做排列。由於紅、綠、藍像素子分別只佔了像素的25%、50%、25%,影像處理器會去參考像素子附近的色彩來決定該像素的顏色,所以感光元件不是真的完整的去捕捉了那些色彩,其實它們都是插補點的方式去運算出來的,這種情況在遇到大片面積的色彩不會出現問題,但若是非常細微的紋路中就有可能會出現算錯的情況,也就是畫面中出現了不該出現的顏色。低通濾鏡消除偽色的方式與摩爾紋相同,直接濾掉畫面的細節,就不容易在運算色彩時出現問題。
回到前面的那張圖,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摩爾紋與偽色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感光元件的緻密度與天頂的網緻密度相近所產生。圖片下方是三個不同位置裁切的畫面。
按這裡檢視圖片
圖左代表網狀結構已經細緻到感光元件無法分辨,呈現半透明看不出來有網狀結構;圖右則是感光元件完全可以分辨,所以影像呈現非常清晰的格狀;但中間的部分因為緻密度與感光元件相近,所以就產生了摩爾紋與偽色。同樣的你也能夠在特定的光線、特定的距離、特定的合焦狀況下拍出,通常襯衫、西裝外套等織品算是最常見的,但其實也沒這麼容易拍到。各位可以拉到最後的實拍圖片來檢查看看,我是沒見到摩爾紋與偽色就是了...
另外,其實Nikon說移除了低通濾鏡的意思不是把它整片拿掉,感光元件前面依然會有東西保護著,只是在D5300、D800E、D7100、Coolpix A這些機器上把低通的「功能」拿掉,CMOS前方依然有鏡片檔著,但它並不會特殊的設計刻意濾除細緻的部分,所以依然能夠維持清晰銳利的畫質,下面我們將拿D5300與有裝低通濾鏡的D5200做個畫質上的比較。
以下三組照片是我用D5200與D5300拍攝,並且使用完全相同的鏡頭光圈、快門、感光度等等設定。由於它們的畫素相近,所以剛好可以讓各位看看有無低通濾鏡的差別。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D5200原圖][D5300原圖]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D5200原圖] [D5300原圖]
這組相片由於位在畫面下方,但由於鏡頭四周的畫質不如中央,銳利度破鏡頭壞掉了,所以就看不太出來差別。這也證明了低通濾鏡的有無雖然會影響畫質,但必須要鏡頭跟的上畫質才行。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D5200原圖] [D5300原圖]
第三組相片是以微距鏡105mm f/2.8D Micro拍攝,由於D5300沒有機身馬達所以只能用手動,我開啟了機內建的合焦指示功能,過去更早以前的機種只能在光學觀景窗裡顯示「合焦」或「未合焦」,表示方式只有一顆綠色的點。D5200與D5300都採用新式的合焦指示,它會在觀景窗下方顯示現在的對焦點是前移還是後移的狀態,藉著圖示你可以有效率的使用手動對焦調整到非常精確的程度,甚至我覺得這比Live View放大對焦來的更可靠。
上圖對焦位置在THU字樣上,光圈f/8,快門1/25秒。D5300的銳利度明顯的優於D5200。不論是在字體、字體外框,或者是三根指針上頭,D5300在每一個物體的邊緣都清晰許多,而且我壓根不知道我的錶裡面居然有灰塵!老實說我用肉眼看是怎麼樣也看不出來...
過去在Nikon單眼相機上如果要使用wifi功能,你要使用行動無線配接器WU-1a或WU-1b,它們的體積都非常小,重量只有:3公克。即便它是如此的輕薄讓人幾乎感覺不到存在,但我們還是喜歡直接把這功能內建在機身裡。D5300是Nikon第一台內建Wifi功能的相機,它可以透過手機直接遙控相機拍攝,也可以傳輸相片到手機中。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開啟Wifi功能非常簡單,到設定裡面把它打開,然後相機選取Wifi配對就好了。如果要開啟遙控功能就在連線後打開應用程式Wireless Mobile Utility,選取拍攝相片就可以遙控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Nikon的應用程式Wireless Mobile Utility功能都只有拍照與倒數計時而已,沒有光圈、快門或感光度等等的設定。未來若是要在高階機種內開發Wifi功能,小編倒是希望可以把更多的設定做到應用裡面,畢竟有不少畫面是無法讓攝影師與相機同時存在才能拍到的,例如把相機用大力夾綁在車子玻璃往內拍,或者是在放冰箱裡的那種人無法按快門的地方,Wifi傳輸的距離也比原廠遙控器使用的紅外線來得廣,遇到小範圍遮蔽物也無需擔心。
若要下載相片,你可以選擇原圖(6000 x 4000)、建議尺寸(1620 x 1080)或者是VGA(640 x 480)尺寸的相片,你也可以在下載相片時選擇是否要嵌入手機的定位資訊。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過去想要在Nikon數位單眼的相片中加入定位資訊,你可以使用GPS套件GP-1,或者是在前述的Wireless Mobile Utility應用程式中,在傳輸相片時用手機加入定位資訊。但D5300自己就可以完成。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D5300的GPS功能亦支援軌跡紀錄,關閉相機時依然會開啟GPS持續記錄移動位置。把這個資訊放到Google Earth程式裡面,軟體就能為你畫出在地圖上的移動軌跡!
D5300具備以全畫素每秒連拍5張的能力,我們先來看看JPEG連拍的情況:
[embedded content]
以全畫素拍攝JPEG檔時,D5300能夠在不掉速的情況下連拍7張。
以RAW檔連拍時的表現又是如何呢?
[embedded content]
在不掉速的情況下RAW僅能連拍4張,這樣的表現並不算太優秀。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知道,雖然D5300率先採用Expeed 4影像處理器,不過大概這個強大的資源都拿去處理D5300豐富的相片細節了,RAW檔一張平均約25Mb左右,而JPEG直出約10MB。
在模式轉盤上的EFFECTS模式,除了原有的夜視、色彩素描、微縮模型效果、保留特定色彩效果、剪影、高色調、低色調7種過去就有的色彩以外,D5300還新增了HDR繪畫與玩具相機效果。
HDR繪畫:相機會連拍兩張相片並且合成處理。
按這裡檢視圖片
玩具相機:畫面四周會出現強烈的邊角失光,頗有Lomo相機或自組的玩具相機風格。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打包下載所有圖片]D-Lighting是為了降低畫面反差所生。上圖的左下角是未開啟D-Lighting的狀況,畫面中左半部較為陰暗,但如果我改變數值讓畫面更亮,那麼右邊戶外的畫面就會完全過曝了。這時候開啟D-Lighting就能夠在不影響亮部曝光的情況下增加陰暗處的亮度。右下角的HDR油畫也是降低畫面反差的方法,不過這效果會特別強化畫面的彩度,降低對比的同時也會讓畫面色調變得非常濃郁。
本測試在微光環境下拍攝,光圈f/7.1,拍攝時設定為自動白平衡,Picture Control設定為標準,並且使用10秒倒數計時以及曝光延遲模式將相機的震動降到最低。開啟長時間曝光雜訊消除,並且將高ISO雜訊消除設定為標準。
由於D5300使用與D5200相同畫素的感光元件,但用了更高一階的Expeed 4處理引擎,所以可別把它們兩者混為一談,D5200最高感光度為Hi2,也就是25600,但D5300也是25600,但上面標示的是Hi1,這代表了Nikon將D5300的ISO12800定為原生感光度。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打包下載所有圖片]
拜Expeed4影像處理引擎的加持,ISO800之下的感光度雜訊表現已經幾乎與ISO100所去不遠,到ISO1600時才會出現稍微明顯的雜訊;毛線細節的結果也相類似,小編認為工作感光度約落在ISO3200,而ISO6400則列為堪用,ISO12800還是不得已再使用會比較好。
D5200的畫質就已經來到FullHD 60i的水準,而D5300則把畫質提升到60P的循序掃描,畫面會更清楚,更不容易出現殘影。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按這裡檢視圖片⦿銳利度!我要的是銳利度!
低通濾鏡的議題,從文章中與D5200比較的確有看到顯著的差異。而Nikon這樣的動作從過去以來一直都帶起了不少話題性,2012年2月D800E只是個開始,而現在看來他們也不打算結束,我想未來這片低通濾鏡還會繼續拆,一直到每一台Nikon的數位單眼都沒有低通濾鏡之後,然後再尋求其他會讓相片更銳利的方法。消費者喜歡這樣嗎?我想如果在價格不亂拉抬的情況下,大家會很樂意買到成像更銳利的機器。
⦿別太擔心摩爾紋與偽色
移除低通濾鏡的的確帶來了相對清晰的畫質,隨之而來的摩爾紋與偽色小編認為無需過於擔心。因為它們可經過軟體調整,也可以透過攝影技巧將之移除,例如改變焦鏡頭焦段,降低影像在感光元件上的密度;或者大幅度縮光圈讓鏡頭產生繞射現象,以模糊的方式降低摩爾紋也可以。回過頭來,各位也不必將這摩爾紋與偽色視為洪水猛獸,如果你拿D5300是用來拍拍家人或朋友,那個偽可以完全不必擔心這兩個問題。Nikon Coolpix A、Nikon D7100、Sony RX1R、Ricoh GR等等評測文章裡,最後的實拍圖片又有多少張圖片中有摩爾紋與偽色呢?事實上就連動輒上百萬台幣的攝影器材如Phase One或Hasselblad都會有摩爾紋,所以還是請各位開心地拍照吧!
⦿Nikon的誠意之作
這次我們看到Nikon終於把Wifi跟GPS終於內建到DSLR裡了!過去如果你想要在Nikon數位單眼的相片中嵌入GPS定位資訊,你必須要花新台幣11,000(官方定價)買個GP-1的GPS接收器。連售價NT$9900的Coolpix P330都內建了GPS,數位單眼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裝。而Wifi功能的內建就讓人更樂了,之前Nikon的數位相機雖然說支援Wifi,但其實還要再裝另外一個NT$1,990的WU-1a(或WU-1b)無線配接器,雖然它們真的非常小、根本不會占空間,但小編相信不會有人喜歡多帶個東西出門的。以功能的觀點來看,同時內建GPS與Wifi傳輸的功能會讓你有更多的應用;以攜帶的觀點來看,少帶兩個東西實在是讓人快樂的不得了;以價格的觀點來看,兩樣價值共12,990的東西直接內建,何樂不為?而定價也與上一代D5200上市時差不多。Nikon這次不但把事情做對,而且還做的很有誠意,是我對D5300最大的感受。
⦿誰會適合D5300?
如果預算是個問題,而數位單眼是你的目標,而又盡可能的想要得到最銳利的畫面,D5300就會是你想要的器材。它不但是市面上有拔除低通濾鏡中最便宜的相機,也是第一台同時內建GPS與Wifi的DSLR。如果你要的是入門級的DSLR,不論是從功能或CP值來看,D5300是的表現都相當不錯,可以將之列入考慮清單做來好好地做個比較。
D5300值得讚賞的地方
⦿移除低通濾鏡,提升畫面銳利度
⦿內建GPS,記錄旅行位置更方便
⦿內建Wifi,可用手機遙控拍攝或傳輸相片到手機
⦿39個對焦點依然是市面上所有入門級單眼之最
⦿3.2吋104萬點液晶螢幕細緻而清楚
D5300需要改進的地方
⦿沒有電子水平儀較難確認相機水平
⦿連拍緩衝區有點少,無法連拍多張照片
本次的實拍圖片絕大多數是以
18-140mm VR所拍攝,其中幾張的微距則是用105mm Micro所拍。所有圖片皆是以RAW檔設定,並且以View NX2在電腦中進行轉檔,過程中並未經過任何後期製作調整,以求還原機身表現。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注意到兩張照片在顏色上有什麼差別嗎?上一張照片我的左邊架了一盞SB900閃光燈,沒有使用濾色片,所以打出來的是很標準的白色光,這看起來一點戰場的fu也沒有,前方看起來很安全實在是沒什麼舉槍的必要。
所以下一張照片我裝上了橘黃色的濾色片,整體的畫面昏黃了許多,看起來也比較讓人能夠融入一些。但各位有注意到下面那一張的背景光是藍色的嗎?那是因為我調整過相機白平衡的緣故,如果我裝上橘黃色綠色片後還使用自動白平衡,那整個畫面會黃的很誇張,我將D5300的白平衡換成鎢絲燈,這樣就能把閃光照到的地方獲得我想要的顏色,但背景原本的白色光因為白平衡換了,顏色會變得偏冷。這也是在拍攝時要注意的地方,也有不少攝影師會運用這個特點,拍攝出奇幻風格的相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按這裡檢視圖片
拍攝的地點在大直河堤,不遠處傳來陣陣嘹亮的喇叭聲,曲目從《酒矸倘賣嘸》、《Hey Jude》到《無言的結局》都有,奇妙的是對岸也有另一個人吹著喇叭,而且是一模一樣的重複著他的旋律。走過去看才知道原來只有老伯一人,而一百公尺遠的對岸回響著他悠揚的樂音。
老伯說另一半不愛小喇叭,所以一有空就獨自帶著它來河堤走走,好好的珍惜這個高中學到的興趣。
拍攝時我在他身後架了一隻閃燈,我在腦海裡想的是「只有輪廓但身體全黑」的畫面,但沒想到地板反射上來的光線還不少,只可惜我沒有帶其他的控光配件,所以未達目標,換個方法帶一點現場光進去,把ISO拉到1600。然而時間不多,天已全黑,老伯看起來要回家吃晚飯了,這個時候只能把握時間拼命拍。
拍攝時的亮度是遠低於這張照片的,透過觀景窗幾乎看不見東西,對焦該怎麼辦呢?由於Nikon機身的設定是:如果你在熱靴上有裝東西的話,機身的對焦輔助燈就不會亮。所以當時我面臨的不是光線要怎麼打的問題,而是根本無法對焦、無法拍照的狀況,最後還是把iPhone拿出來補光,幫助D5300對焦。即使D5300有著跟D600系列相同的-1~19EV的對焦敏感度,在這種極暗的環境下依然不適用,可能D4的-2EV可以吧...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最後一張照片拍攝的是大稻埕碼頭的漁船,背景的台北橋有著五顏六色的裝飾燈。拍攝這張相片時有特別使用閃光燈,因為整個畫面中唯一亮的地方只有遠處的燈光而已,如果只為了讓背景不過曝,那前景的船就會變得非常昏暗,然而我也不能只為了讓船有足夠的亮度而拉長曝光時間,因為這樣背景會亮到根本看不出來是七彩色的燈光,而且船在水上是隨時在晃動的,太長時間的曝光只會讓船模糊。所以我要同時兼顧夠短的快門速度、不會過曝的背景燈光,以及亮度足夠的船身。
於是我將D5300快門速度設為2.5秒,光圈f/4.5,感光度200。為什麼快門要設2.5秒呢?因為我要在感光度夠低的大前提下,讓我有足夠的時間使用閃光燈替船身補光,2.5秒勉勉強強可以讓我使用閃燈對著船身,在不同位置下使用1/4出力補光;為什麼在不同位置補光呢?因為如果我只打一次燈,那麼船上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影子,而我希望光線是均勻的包圍,所以就在2.5秒內啪啪啪啪的在不同角度使用SB900的試閃功能打了11次,最後得出來的相片很滿意,唯獨遠方的雲有點太多就是了...
按這裡檢視圖片
本次贈送的東西是Nikon的Aculon T51 8x24望遠鏡,以及Nikon 2014年曆,這樣是一組,我們總共要送出三組。
抽獎辦法:在本文留言回覆你對D5300印象最深刻的特色,即可參加抽獎。另外針對文章內容討論也非常歡迎喔!
回覆截止日期:12/3(週二)10:00AM,回覆時間為期一周。
現在就參加回覆吧!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