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寵物日記
2013年9月11日 22:08
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我們的銀河系存在著無數的行星,它們都可能是無數外星文明的家園。應該說除非外星環境出現不利的轉變,那麼只要生命能保持演化的狀態並持續下去,智慧文明便是進化的最後目標。接著,讓我們保持樂觀並假設一小部分的遙遠世界的演化已經發展到超級文明的狀態。這就是1964年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ashev)根據熱力學和智慧生物對能量的掌握能力所界定的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最終將演化至第三類文明,能控制部分星系中恆星以獲取能量。
據騰訊網報導,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人類甚至不滿足第一類文明的條件,因為我們還無法利用核聚變或者建造大規模的利用轉化太陽能的衛星群。這裡就有個疑問,為什麼超級文明對能量變現出如此貪婪的慾望以及如何控制整個星系的能量。首先,高度發達的社會必然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以支援向外擴張,建造各種科幻式的軌道工程以及人口迅速的增長。第二,超級智慧的外星生物擁有並控制的總能量可匹敵銀河系,它們只需要輕輕點一下『手指頭』。
它們可以進入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並將其作用能量中心。黑洞強大的引力使得外星生物可以將其開發成『引力發動機』,極為方便地將物質轉化為能量,這比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有效。在我們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具有40億倍的太陽質量,吸積盤上盤踞著數百萬度的氣體物質足以提供巨大的輻射能。臺北天體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誠井上(Makoto Inoue)和日本千葉大學的橫尾麼光(Hiromitsu Yokoo)認為先進的外星文明可能集中資源在星系核心區域建造環形『能量站』,可圍繞著中央大黑洞旋轉,並處於太陽系面積大小的吸積盤之外。
這樣吸積盤上的能量輻射便可以被收集到『能量站』中,每個『能量站』使用了超過100英里直徑的巨型天線並透過微波束傳送。或者,外星智慧文明可用星際分子雲作為高效的能量傳輸系統,也可稱為微波激射器(MASER)。透過發射強烈的相幹光束作用於氣體、液體或者固體介質的原子或者分子,迫使其處於相同的工作波長。由共振作用激發產生的相幹放大可以使吸積盤上的輻射進一步增強並形成明顯的準直光束。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就存在著自然形成的巨型氣體雲微波激射器。、
因此,在高級智慧生物看來,用『人工方式』對黑洞吸積盤輻射進行『抽取』並不是一件難事。超級外星文明則可能集中建立『能量站』環繞著黑洞,形成黑洞輻射能量鏈。以黑洞為能量中心形成的能源網路可以連接到很多外星世界,這就像科幻電影《創戰紀》中情景一樣。不過,外星智慧文明更可能擴大在宇宙空間中的殖民地,並形成某種星際聯邦,共同維持文明的發展。處於較高級別的多個文明可能會走向共同進化的道路,相互聯繫並解決實際能源利用問題,而不是陷入獨立發展的模式。
然而,我們該如何探測到這些巨型星際工程存在的證據呢?答案是不太可能探測到。因為這些能量傳輸是高度定向的,除非在我們的視向上出現。但是,如果它們的『黑洞能量站』使用了非常大的天線,或者使用多波束傳輸系統,這樣可能會增加被探測到的機會。或者我們可以透過探測該系統在『吸取』輻射和傳輸能量時在黑洞『明亮』的吸積盤上形成的陰影。然而,我們對自然形成的巨型氣體雲微波激射器具體原理還不完全了解。比如,位於黑洞周圍運行的『能量站』 微波激射器元件應該處於相同的軌道上並保持相當的對齊精度。
我們很難去探測外星智慧文明在軌道運行的其他的空間機器。由於透過微波激射器傳輸能量形成的準直光束非常強烈,因此其可在鄰近星系或者在我們視野的邊緣被探測到。因此,如果銀河系不存在一個『銀河系帝國』文明,也許這類超級文明控制的另一個『宇宙島』。
黑洞吸積盤輻射利用方式圖示。
關鍵字: 天文 神祕 宇宙島 黑洞 是外星人 能量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海霸王年菜2016 , 台酒年菜2016 , 外帶年菜2016 , 飯店年菜2016 , 素食年菜2016 , 高雄年菜2016 , 阿霞飯店年菜2016 (年菜菜單)2016年菜預購 高雄年菜餐廳 ... 2016
yhiys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